第一百一十四章 安定先生(2/2)

作者:幸福来敲门

寒门宰相第一百一十四章 安定先生

那名学子不能再言。

众教官们也是低声言语。

胡瑗上下打量章越了一番道:“好个论心不论迹,论迹贫家无孝子;论迹不论心,论心世上无完人,此话出自何典何章?”

章越微微笑道:“回禀安定先生,没有出处,自撰也!”

众人一片哗然。

这时胡瑗伸手一按,众人皆是静下。

胡瑗笑道:“无妨,子贡曾言夫子不可及,但孔子因学于人而后为孔子,我等也未必要句句言称三代。”

【领红包】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!微信关注公众号【书友大本营】领取!

“以论迹论心之言语,以诠释明体达用,令人耳目一新。但你说孝不可为体,何为体?”

“这孝又是根本于何处呢?”

旁人都是点了点头。

读书人治经,越道:“学生以为以《礼记》之《大学》,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。齐家就是孝道,而欲齐家者先修身,故而韩退之以正心,诚意,修身,齐家,治国,平天下循序渐进。”

众所周知《四书》是由朱熹修订,其实最早提出四书这个概念的是韩愈。他将礼记里的《大学》,《中庸》提出来,与《论语》,《孟子》并列。

但目前主流儒者还是不认同这个观点,还是以《孝经》为本。

这涉及到什么是体了,韩愈之前都认为孝心是体。

人少则慕父母,自呱呱坠地以来,孩童莫有不爱父母的。正有了爱父母,方才爱父母所生之兄弟姐妹,父母之兄弟姐妹,父母之父母,最后推广至同族,同乡,忠君爱国。

故而至南北宋为止,儒家都先学《孝经》。

但孝是人类情感的一种,不能代表全部。

所以朱熹才继韩愈提出了‘正心诚意’为体。

围绕着‘正心诚意’,明朝的理学和心学争了半天。理学认为要‘格物致知’,学习道理,万物教给你的道理,这就是存天理灭人欲,天理就是体。

王阳明格竹子半天,发觉我不认同的道理,哪怕说得再有道理也不是我的道理。

于是儒学分出了心学。

王阳明最后在天泉桥上对他两个徒弟说了这样的话,利根(聪明人)之人多了解自己,钝根(笨人)之人多了解世界。

但无论钝根利根,真正的体一定是包含着天理与人欲的。若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,那么天理就是人欲,是没有是非善恶的。

不过讲到这里,章越还是把握了分寸,体到了‘正心诚意’这个境界,虽然不太符合当时主流,但毕竟这是韩愈的主张,你要反对去骂韩愈好了。

若直接把王阳明的概念抛出来,那么……估计就要被当堂赶出去了。

胡瑗道:“我观你有言而未尽之意,不妨继续说。”

章越拱手道:“多谢安定先生,明体即是明心,孝心是一,但人之七情六欲岂可用孝一字概之,譬如天地只有你一人,又何谈一个孝字。”

“故而吾儒者当以正心诚意为本!”

胡瑗反复看向章越温和地问道:“汝叫什么名字?何方人士?”

章越施礼道:“回禀安定先生,学生浦城章越,家中行三。”

“哦?浦城章氏,乃当今状元章子平的同族?”

章越道:“确实如此。”

论辈分咱还是他族叔呢,可惜人家不承认。

胡瑗欣然笑道:“章氏子弟,难怪有名家子弟的风范。不知师事何人?”

章越道:“吾先师村塾郭先生,后又师伯益先生。”

但听章越师从章友直的,众人皆可见胡瑗的笑容淡了淡。

章越心道,不是吧,自己老师与胡瑗有梁子不成?

章越随即心道,也不是没可能,李觏与章友直势同水火。

而李觏与胡瑗交好,同为范仲淹的变法大将,要是为难自己这可如何是好?

但见胡瑗微微笑道:“难怪,难怪。”

说完这句后,胡瑗并没有再问。

章越但觉有些悬。

胡瑗又说了几句即离去后,众人当即于太学堂上考试。

ps:这章真的好难,修改了好多次,太晚了,见谅哈。
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