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龙定鼎第533章 骁将顶级
褚燕见昌豨已心生胆怯,便又不想放过他,于是微笑着喊道“你讲的有道理,为了公平起见,我提议你方可出战两人!” 此言一出昌豨大感不妙,当下年少的关平都如此厉害,何况已有不小名气的褚燕,方才已经丢过一次脸,再上场的话昌豨心里是完全没有信心,但是褚燕又主动相让,以一敌二,再推辞的话,昌豨自己在泰山贼一众中的威信,将一扫而光。 一旁的孙观见此,连忙开口喊道“即如此!为了公平公正,我孙观愿意随渠帅上阵,与褚将军切磋讨教。不过我们双方必须点道为止,不可伤了互相的和气!” 孙观字仲台,乃是兖州泰山人,曾经跟从徐州刺史陶谦讨伐过黄巾军,并因功官拜骑都尉,后来不知因何与陶谦交恶,之后孙观与昌豨、臧霸、吴敦、尹礼等人合流为寇,先在开阳盘据,后上泰山为匪。 目前孙观是泰山贼的三把手,其地位仅次于昌豨与臧霸,泰山贼人以昌豨为贼首,武力方面则以臧霸最为勇猛,而智谋便以孙观为军师。 在泰山贼寇中,孙观与臧霸后来的结果最好,臧霸活动了曹丕登基,被封为,良成侯总督青州军事。 而孙观因奋勇作战,也被曹操欣赏,官至振威将军、青州刺史,封吕都亭侯。孙观曾经也官拜骑都尉,可以说是一名有勇有谋的人才。 当下他能看清形势,及时出来打圆场,即勇敢应了战,又用言语堵住褚燕下杀手的可能。 褚燕自然也能看出来,随即微一笑说道“很好!两人位请过来吧!不要浪费时间,不时将日落黄昏,本将军可不想与你等夜战!” 昌豨与孙观两人一阵耳语后,便双双拿起兵器拍马上阵,孙观向昌豨交待,一起上阵与褚燕缠斗二三十合再叫停,最后以平手结束打斗。 泰山贼此来的目的,不是为了斗将找颜面,也不是为了拦路抢劫,其目的是为了与卢植谈判,对于斗将挑战就是想应付一下了事,如今已经不敢有奢望,从斗将中获得先机。 昌豨持斧,孙观持枪,两人双双出战,来到褚燕面前,还非常客气的抱拳致意,褚燕回了一礼,随即大喝一声“看枪”,便冲了过去,持枪一阵狂攻。 褚燕的实力属于骁将顶级,原本历史上的张燕只能算是勇将,如今有名师指点,周边又都是猛将,长期与猛将们切磋,其实力大有长进。 在镇东军中,褚燕的武力高于徐荣、刘魁宋宪等将,与管亥同一等级,不过褚燕要略差于管亥一点。 一杆燕尾枪重达三十二斤,枪杆为白腊杆,属于轻枪兵器,经过名师童渊的指点,其枪术套路轻便灵活,攻击速度宛如燕子飞劽。 面对二人褚燕不但没有陷入防守,反而以猛攻压制,眼花缭乱的燕尾身影,在孙观与昌豨周身飞劽不断,使两人奔于化解。 昌豨瞬间流出了冷汗,心里想着就算自己没有消耗,全盛时期与孙观联手,恐怕也难以在褚燕身上讨到便宜。 孙观的想法则不同,他心里想到的是,镇东军果然是猛如云,传闻绝无虚假,以赵云为无双存在,还有关羽黄忠等诸多猛将,就这褚燕也仅是未流角色,还有哪关平小儿,镇东军的猛将层出不穷,看来计划得变通,抱上赵云这只大腿。 十几个回合后,孙观已气喘如牛,昌豨也好不到哪去,一边应对一边拼命的朝孙观挤眉弄眼,显然他已经支撑不住了。 褚燕则是十分的轻松,他的枪术套路出招消耗极小,眼花缭乱的杀招,其实他并不用太过于用力,多数枪招仅用抖动枪柄便可发动攻击,虽说杀伤力不大,但接连不断的枪招,足以压制不入流的将领。 褚燕也看出了情况,他也不想分害二人,但心里的气又十分不顺,方才与昌豨对骂,积攒不少怒气,不发泄出来很是憋屈,而得见一些血,才能叫自己好受一些。 于是褚燕开动了脑筋,突然分两枪,在昌豨与孙观的坐骑前腿,轻轻点了两枪,两匹马吃痛,立刻失去了控制,经过一阵甩动,将昌豨与孙观甩落下马。 褚燕收回枪招,驻马看向地上的二人,冷哼了一声说道“草包!就这点实力,也敢来拦镇东军的路,纯粹是来找死!今时本将军且饶你们一命,赶紧滚吧,别在这挡道!\" 随后褚燕收枪调转马头,以一个非常潇洒的动作离开战场,引来镇东军一众的喝彩。 昌豨与孙观尴尬的起身,徒步返回本阵,换了两匹战马后,又来到两军中心,孙观与昌豨又是一阵耳语,两人似乎在商量什么,刚开始昌豨有情绪波动,之后好像被孙观说动。 之后孙观整理了一下情绪朗声朝镇东军这边喊道“请卢子干大军师向前答话,我泰山义兵与贵部有要事商议!” 卢植将一切尽收眼底,早就知道泰山贼人想做什么,心里早有应对之策,便也不再多想,招呼上关平便朝中央而去。 四人相距五步,八目相对各有心思,卢植咳嗽了一声率先说道“你等因世道不平,聚群上山入寇以求生存,其实也可以理解,不过你等打家劫舍为害一方,我大汉官军无暇征伐你等也罢!而今又挡住我军去路,试问有何目的啊?” 卢植是当世名帅,一言一语不卑不亢,直奔主题,没有表现出任何情绪,也没有任何倾向性的意思,叫昌豨这等粗人不知如何应对。 孙观听罢想了想笑道“久闻卢大帅之名,乃是汉庭少有的忠良大臣,如今又与天下无双的平壤侯联合,共举大义收拢穷苦百姓,乃我等之楷模。我等落草为寇,也是时局所致,我等也不强辩,之前为了生存,确实做了一些违背道义之事。之前我等是无路可走,如今却有大帅与君侯,便想着来投靠明主,以求一方之地荀安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