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葫剑仙第两千章 傀儡
“哼!”梁言冷哼一声,右掌猛地一拍,金刚神力凝聚在掌中,一掌便拍在怪鸟的额头上。
轰隆!一声闷响,怪鸟被他打得偏离了方向,和梁言擦身而过。但这怪鸟似乎没有受伤,在半空中一个转折,身上羽毛如暴雨般倾泻而下,自身也再次化为霞光,向梁言猛冲过来。
“防御力这么高?”梁言微感惊讶,手中动作却是没停。只见他并指成剑,一道剑气猛然刺出,正中那怪鸟的眼珠。
砰!剑气射爆了怪鸟的眼珠,却没有鲜血流出,反而听见
“咔!咔!咔!”的连响,就好像是某种机关被卡住了的声音。
“是傀儡!”伏虎尊者此时也看出了端倪。梁言冷笑一声,那道剑气随他心意,在怪鸟体内左冲右突,很快就把里面的部件破坏殆尽。
下一刻,怪鸟从半空中栽落了下来,满天羽毛也都消散。梁言抬手一招,将那怪鸟的
“尸体”摄到身旁,再用剑气一斩,居中切开。里面果然是傀儡部件,各种精致的机括,被一种透明的丝线连接,看起来十分复杂。
“这是高手”伏虎尊者脸色严肃道:“虽然这傀儡本身并不厉害,但其中蕴含的傀儡玄机,连我也看不明白。”
“一个通玄巅峰的修士,能够拥有这样的傀儡吗?”梁言问道。
“难说,有些傀儡师炼制出来的傀儡,自己用不到,就会拿到暗市中拍卖,只要灵石足够,或者有等价的交换物,理论上能够换到足够强大的傀儡。”梁言听后,微微点头,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。
“这个傀儡是用来看守洞府的,它主人留下的命令应该是‘格杀勿论’,只要有人进入此地,就会自发行动,将闯入之人斩杀。”伏虎尊者又补充道。
“不对”梁言忽然摇了摇头,走到刚才那怪鸟雕像所在的位置。
“红乌,你来看看。”红乌再次被梁言召唤了出来,化为一个三寸来长的机关小人,悬浮在半空之中,朝下方仔细观察了片刻。
“这里有机关术的痕迹,似乎隐藏了什么东西。”红乌喃喃自语一声,随后伸出十根指头,在半空中不断拨弄。
随着他的手指翩翩起舞,面前空间也开始扭曲。大约十息左右,梁言面前迸发出一道金光,与此同时,原本空荡荡的地板上,居然出现了一枚古怪的符文!
到了这个时候,伏虎尊者终于明白,那傀儡的作用不是守护洞府,而是守护这个符文!
“仔细看!”梁言瞳孔一缩,低声提醒道。伏虎尊者凝神看去,发现以这符文为源头,居然衍生出一百多根丝线,无色透明,连神识都很难察觉,若非梁言提醒,他还真的发现不了!
“这是什么?”伏虎尊者惊讶道。梁言没有说话。他把神识附着在这些丝线上,顺着丝线向外延伸,发现每一根丝线的末端都连着一名神月宗的核心弟子。
其中一根丝线,居然插在莫无痕的后脑勺上!
“不好!”梁言脸色大变,收回神识,低声喝道:“普渡金轮有危险,我们必须立刻赶往浮屠塔!”
“不会吧?”伏虎尊者看起来并不相信,摇了摇头道:“浮屠塔外面悬挂着‘玉佛镜’,能够看破一切易容伪装,就算是玄阴阁阁主‘童逆’亲来,也瞒不过‘玉佛镜’的。”梁言冷笑一声:“如果进去的人并没有伪装,而是被人操控了呢?”
“操控?浮屠塔外有禁制,什么人能够隔着禁制操控里面的修士?”
“没有时间解释了,速速带我去浮屠塔,我知道浮屠塔是你们罗天山最机密的地方,但现在没有选择,若是去晚了,只怕后果不堪设想!”梁言沉声道。
伏虎尊者听后,眼中露出一丝犹豫之色。但他很快就下定了决心。
“梁道友,无论你做什么决定,我伏虎都相信你!”
“走吧!”伏虎尊者把法诀一掐,下一刻就出现在宅院外面。梁言也跟着出来。
十六名执法弟子都迎了上来,就听伏虎尊者低声道:“你们速去禀告三位师叔,就说今晚有大事发生,准备戒严,以防不测!”
“是!”那十六人虽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,但也没有多问,转身欲走。
“等等!”伏虎尊者又叫住了几人。
“师叔,还有什么吩咐?”
“派人通知归无咎、古天和悲明镜,告诉他们提前准备,今晚可能有一场血战。”那几个罗天山弟子听后,都是微微一愣,但很快,脸色就变得严肃起来。
“师叔放心,我们现在就去传话!”说完,十六人同时催动遁光,往不同方向飞去眼看众人走远,梁言忽然问道:“为什么不让罗天山的几位道友赶往浮屠塔?”
“梁道友有所不知,‘普渡金轮’其实是金光伏魔大阵的枢纽,如果你说的是真的,一旦金轮被人操控,脱离了阵法核心,那么金光伏魔大阵的威力将会减少一半!”
“原来是这样!”梁言恍然道:“此人是想偷盗金轮,以此破坏‘金光伏魔大阵’!恐怕北冥的一众高手已经齐聚于山外,只等大阵削弱,就要强攻进来,将我们一网打尽!”
“希望还来得及!”伏虎尊者的脸色无比严肃:“我们即刻赶往浮屠峰,若能阻止便是最好,倘若来不及阻止,众人都要做好迎敌的准备。我通知归无咎、古天、悲明镜三位亚圣,让他们去镇守边界,就是不想让北冥修士那么容易突破法阵的封锁。”
“做得好!”梁言点了点头。两人不再多言,把法诀一掐,身形化为遁光,向浮屠峰所在的方向疾驰而去却说浮屠塔塔顶,十六卷经书挂在四面金色墙壁上,上面记载了罗天山最玄妙、最深奥的功法:《大须弥救世经》!
其中一卷足足有十丈来长,如瀑布一般从房顶垂落至地板,乃是《大须弥救世经》的总纲!
三名修士,两男一女,在这卷经书面前盘膝而坐,凝神参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