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龙定鼎第410章 军中之胆
吕布为之一惊,便立刻又命令魏续等人勿动,吕布深知赵云阵中有两名神箭手,一百五十步的距离,完全在黄忠与太史慈的射程之内,吕布自己也是一名神射,自知那一支冷箭本可以射杀董钭,但却故意射中魏续的坐骑,这便是赵云事先安排好的警告。 当下以吕布之能,可以挡下其中一名神射的冷箭,却也不敢保证能格开两人同时射来的箭矢,若是有一神射手瞄准董钭,那董钭必被射死。 而这一箭乃是太史慈所射,他没有用自己的绝技一次射多箭,那是因为这项绝技仅限于百步之内,百步之外精准则下降,双方人员集聚,搞不好会伤了自己人,所以太史慈只放一箭,并且听从赵云的安排只射中魏续的马腿。 根据赵云的安排,黄忠此时瞄准的是吕布本人,而太史慈射完第一箭后,再搭箭瞄准的目标也是吕布,若是吕布轻举妄动,便可以击伤或射死吕布,其余敌军便不足为虑,反而赵云与周仓联手出击,有机会击杀魏续与董钭。 吕布为人虽蠢,但也是战场宿将,历经大小上百余仗,能杀敌无数并且全身而退,绝对不是光靠超强的武力那么简单,他有着天生自带的战场洞察力。 所以吕布已感觉危险,被两名神射手瞄准,这种感觉可不太妙,在危胁下吕布也拿出弓箭,并且与魏续等人缓缓后撤。 吕布拿出弓箭的同时,其实也在告诉赵云,别忘了他吕布才是第一神射手,吕布随时可以射杀贾诩的母亲,赵云爱屋及乌并不敢轻动。 当然赵云自己也是神射手之一,他也拿出了弓箭瞄准董钭,并且与周仓护着贾诩家人,小心翼翼的后撤,而太史慈与黄忠却迎了出来,如此便可持续给吕布加压,以至各自退回安全距离外才罢手。 后世好事者的射手排行榜中,赵云等位列第三名,黄忠则排在第二名,其后有甘宁、魏延、张辽、姜维及太史慈等人,无双上将吕布则评借辕门射戟,妥妥的稳居榜首。 榜单中的聂辽,如今似乎不太注重箭术,而是专注骑术与枪术,将更多的时间放在骑兵训练上,想来日后也会步入神射之列,当然此时他也没有机会展示,但也是一名箭术高手。 两方各自安全返回,并没有发生进一步冲突,顺利完成了人质交转,贾诩如愿与一家老小团聚,董钭也回到了董卓大营,事情暂且告一段落。 董钭昨夜先是被下了泻药,早上又没有饭吃,此时已是饥肠难耐,回到大营后便开始狂吃海喝。 而董卓则与众将商议,就当下形势做出选择。如今孙坚拥兵两万占据了阳人聚,与新城的郭泛、李蒙七万人马互相对峙,而孙坚之后还有袁术的四万人马,所以郭泛与李蒙便不可轻动。 平阴城有联军近二万五千兵力,与平县的王匡互为犄角之势,两城合计也有五万多人,而且平阴县的赵曹操三军,还是联军的精锐。 此来董卓带来了十万人马,在洛阳、河南、谷城还驻有十几万兵力,由王方、李肃、李儒统领,而大将吕布与胡轸则随董卓前来。 大帐内董卓对刚刚的人质交换就些不满,他看吕布朗声说道“奉先吾儿!方才阵前因何放赵云安全回城,钭儿孤身一人而已,也与魏续接头,而贾家一众二十余人。你大可发动突然袭击,就算不能杀伤赵云,也能留下贾文和的部分家人,如此赵云便失去一些筹码,说不定便无法获取贾文和的效忠!” 吕布听罢立刻抱拳恭恭敬敬的回道“义父有所不知,方才若非孩儿及时发觉,而赵云也又不想两败俱伤,否则三弟极有可能也会被赵云的部将射中。赵云手下有关黄等猛将,而且赵云、黄忠、太史慈皆是神射手,加上关羽与聂辽等人也是箭术高手。方才阵前魏续的坐骑,已被赵云部将放出冷箭射中马腿,那便是赵云的警告。一旦孩儿冒然出击,三弟与孩儿都无法保全,所以孩儿求稳,只能按兵不动各自回营再做计较!” 董卓听罢点了点头说道“奉先倒是成长了不少,日后必成统帅之才,我部虽有四位中郎将,却只有奉先一人为当世猛将,胡文才、段忠明及我族弟董越尚有统帅之能,但在武力上却算不上猛将,吾弟叔颖虽为左将军,但也是难当先锋大将。唯今只有奉先能抵挡众叛军众猛将,今日奉先阵前尚能冷静分析敌我形势,为父很是心慰,待我军击溃叛军后,必向天子上表,晋升奉先为奋武将军!” 历史上吕布刺杀丁原前,官职仅是别部司马兼主簿,杀死丁原后晋为骑都尉,之后与董卓盟誓为父子,吕布又升为中郎将,一直到董卓被吕布刺死后,吕布才晋升为奋武将军。 奋武将军虽然只是二千石的杂号将军,但出现频率却是极高,当前公孙瓒被汉灵帝封为奋武将军,乃是表功公孙瓒平定张举与张纯谋反之功,之后董卓入京曹操刺杀未果出逃,天下诸侯兴兵反董,董卓为了分化诸侯,故意封骁骑校尉曹操行奋武将军之权。 如今又给吕布许下此衔,全因奋武二字意义非凡,奋武有好学不倦、勤劳刻苦之意,冠于将军名号更有骁勇善战、锐不可当、勃然奋励、我武惟扬之意,常封于武力高超功勋卓着的将领,是东汉杂号将军中最有意义的封号。 吕布听罢心中暗喜,能步入正牌将军之列,乃是汉朝武人的梦想,眼下杂号将军也很值钱,不像之后校尉都沦为中下级军官。 但董卓此时却皱眉又说道“依奉先所言,赵云手下猛将如云,当为我部之大患。赵云一人尚可匹敌奉先,还有关黄聂等众将,加上刘备的义弟张飞,及曹阿瞒的夏侯两兄弟。如此我部便奈何不得平阴城,长留此处也并非上策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