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七十三章 有性格缺陷的崇祯皇帝(2/2)

作者:鲲鹏九变

回到明末做枭雄第一百七十三章 有性格缺陷的崇祯皇帝

于是乎,崇祯皇帝力排众议,加封袁崇焕为蓟辽总督、领兵部尚书衔、赐尚方宝剑,有先斩后奏之权,并全权负责辽东事务……至于朝廷方面,加捐加税,筹措粮饷,源源不断运往辽西,其数量之多,占了国家财政开支的七成以上。</p>

因为加捐加税、天灾人祸,致使饥民造反,将西北地区搅成了一锅乱粥,并有向全国蔓延的趋势,严重动摇了大明帝国的根基。</p>

而袁崇焕那边呢,五年之期已经过了三年半,别说平定辽东了,就连像样的城池都没能收复一座,牛皮彻底吹爆了。</p>

面对这样的结果,崇祯皇帝岂能不怒呢,不止是怒,简直恨不得千刀万剐了袁崇焕!</p>

话又说回来了,虽然心中怒火冲天,可在朝堂之上,崇祯皇帝从没指责过袁崇焕,更不承认五年平辽之策是吹牛皮,这是为何呢?</p>

因为袁崇焕是崇祯皇帝亲自启用的。</p>

五年平辽的策略,是崇祯皇帝亲自批准的。</p>

如果因为这件事指责袁崇焕,那不是打袁崇焕的脸,而是打崇祯皇帝自己的脸,而崇祯皇帝宁可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吞,也不愿承认自己头脑糊涂、用人不当、被花言巧语忽悠了。</p>

急躁、多疑、固执、还死要面子,不听人劝,更从来不肯认错……这就是崇祯皇帝—朱由检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性格了!</p>

……</p>

对于皇帝的执拗性格,王承恩自然是知道的,可身为忠心老奴,又不能坐视不理,只好苦苦思索着,如何才能在不伤面子的情况下,劝谏一下皇帝呢?</p>

治大国如烹小鲜,切不可操之过急,更不可用力过猛,否则必然坏事!</p>

办法尚未想出来,就见一名禀事太监撒腿如飞的进了乾清宫,来到皇帝面前,双膝下跪行礼,手中还托着一份奏折:“奴才鲁四,叩见吾皇万岁、万岁、万万岁!”</p>

“那里来的奏折?”</p>

“回圣上的话,是周阁老派人递进来的,而且指明了要立刻呈给圣上龙目御览!”</p>

“哦,呈上来!”</p>

周阁老,既是现任的内阁首辅大臣—周延儒,也是崇祯登基三年多以来,更换的第八位内阁首辅大臣。</p>

内阁首辅大臣,乃是百官之首、国之柱石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,如今却被频繁更换,如此可见,崇祯皇帝治国何等急躁,大明朝廷的统治又是何等不稳了。</p>

……</p>

身为内阁首辅,向皇帝递奏折是正常事,可是深更半夜的,将奏折递到了皇帝的寝宫之中,那就不正常了,除非有大事发生。</p>

莫非女真大军兵临城下了?</p>

想到这里,崇祯皇帝立刻接过了奏折,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……片刻之后,脸上露出了喜色。</p>

的确兵临城下了,不过不是女真大军,而是从陕西来的勤王之师,共计七千余人,已经在德胜门外安营扎寨!</p>

勤王之师来了,自然是一件大好事了,可崇祯皇帝很是疑惑:自从女真大军绕路入关以来,自己多次下旨给北方各省的总督、巡抚,让他们立刻调集兵马,进京勤王护驾。</p>

旨意发出去一个月了,临近的山西、山东、河南几省的人马连个影子都没见到,距离最远的陕西省的人马反而到了,这怎么可能?</p>

而且山西、直隶两省的地方官员们,并未发来陕西兵马过境的消息,这支军队又是如何来到京城脚下的呢?</p>

难道说,来的根本不是什么勤王之师,而是女真人假扮的,试图混进京师,一举拿下大明君臣……想到这种可能,崇祯皇帝的冷汗都下来了,同时将奏折递给了王承恩。</p>

王承恩看过之后,立刻说道:“陛下莫慌,待老奴亲自前去查看一下,来的是不是真的勤王之师!”</p>

“好,大伴多加小心,查清楚之后,立刻回宫!”</p>

“老奴遵旨!”</p>

喜欢回到明末做枭雄请大家收藏:()回到明末做枭雄。</p>

关闭